安徽推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落地見效
自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,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聚焦原料污染、知假造假、消費誤導等突出問題,持續推進專項整治落地見效。截至目前,該省共排查問題線索6175條,立案查處案件4405起,收繳假冒偽劣食品27372公斤,罰沒款總計1039萬元,聯合公安部門搗毀制假售假窩點8個,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6起。
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及時印發專項行動方案,建立調度會商、建賬銷號、約談通報、“局組”聯動4項機制。該局每月開展工作調度,壓緊壓實部門責任,研究解決專項整治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、新問題;組織召開全省部分食品銷售企業責任約談會、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落實食品銷售安全主體責任行政指導會,以及廣告“合規助企”行政指導會,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。
聚焦突出問題、重點領域、重點品種,該局集中監管力量開展風險隱患排查。落實“每月一主題”食品銷售檢查計劃,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抽檢和“隨機查隨機檢”、網絡專項監測和廣告監管“清風”行動,精準獲取問題線索。同時,通過12315投訴舉報平臺、門戶網站、電話熱線等多種途徑和方式,動員社會力量廣泛收集違法線索。
該局強力推進“線索排查—立案查處—行刑銜接”閉環執法,穿透式核查問題線索,對生產經營、線上線下銷售等環節違法行為實施全鏈條打擊。加強與公安機關、農業農村等部門的密切協作,暢通行刑銜接工作機制,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部門處理。
在宣傳引導、營造氛圍方面,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制作發布宣傳短視頻、科普知識圖解,編發全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???,推動專項行動提質增效。全省各地通過開展科普宣傳、發布消費提示、制作宣傳品等方式,向農村地區消費者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消費常識;通過一封信、告知書、明白紙、提醒函和行政約談等多種形式,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規范自身經營行為。
與此同時,該局修訂完善《安徽省食品攤販備案管理辦法》,加強食品攤販備案管理。亳州、銅陵、蕪湖、宣城、蚌埠、淮南等地積極探索建立相關制度機制,進一步壓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,加強部門協作,提升監管效能。
- 陜西出臺《市場監管行政指導工作規范》(2025-09-25)
- 福建嚴格監管有效守護燃氣安全(2025-09-25)
- 湖北出臺學校食堂食材供應商管理指引(2025-09-25)
- 寧夏市場監管協同共治守護道路運輸安全(2025-09-25)
- 重慶:2.36萬家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(2025-09-2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