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解讀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自然資源部、生態環境部、商務部、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《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。
一、《方案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?
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、支柱產業,對穩定工業增長,支撐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。近年來,鋼鐵行業持續下行,穩增長壓力較大。一是鋼材消費達峰,需求持續下降。房地產用鋼需求短期難以回升,傳統建筑用材需求減少,基礎設施建設對需求貢獻潛力降低,汽車、造船等制造業需求雖有所增長,但難以彌補傳統建材減量。貿易摩擦多發頻發,鋼材直接出口不確定性增加。供給能力仍然處于高位,企業競爭進一步加劇。二是近年行業處于微利狀態,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。2024年,鋼鐵行業利潤662.9億元,同比減少42.6%,行業虧損面較大。今年1—7月,鋼鐵行業雖然實現利潤830.3億元,但行業穩增長的基礎并不牢固。三是環保和雙碳約束進一步趨緊,綠色低碳轉型更趨緊迫。2025年底前全國80%以上的鋼鐵產能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今年也是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第一年。鋼鐵企業持續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改造,以及后期運維均需要增加投入,帶來較大資金需求。
二、《方案》的主要目標是什么?
《方案》的總體目標是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在量的增長方面,提出了增加值年均增長4%左右,發揮好支柱產業的壓艙石作用,守住穩增長的底線,同時又要促進行業經濟效益的回升,避免持續下行的局面。在質的有效提升方面,引導行業和企業破除粗放的產能擴張、規模擴張的慣性思維,更加注重促進市場供需平衡、優化產業結構、提高供給質效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。
三、《方案》部署了哪些具體工作?
《方案》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,聚焦強治理、優供給、促轉型、擴消費、增合作等,共提出5個方面10條具體舉措,一是聚焦消費達峰、需求下行突出矛盾,提出加強行業管理,實施產能產量精準調控,推進鋼鐵企業分級分類管理,促進供需動態平衡、優勝劣汰。二是聚焦提升供給質量,提出強化產業科技創新,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,促進大宗產品質量升級,穩定原燃料供給,提升有效供給能力。三是聚焦行業改造升級,提出擴大有效投資,推進工藝設備更新改造,加快數字化轉型,推進綠色低碳發展,促進行業轉型升級。四是聚焦擴大有效消費,提出挖掘鋼材應用需求,深化鋼鐵與船舶等重點用鋼領域的上下游合作,積極推廣鋼結構在住宅、公共建筑、中小跨徑橋梁等領域應用,激發釋放消費潛力。五是聚焦深化開放合作,提出強化鋼鐵產品出口管理,維護出口競爭秩序,優化鋼鐵出口產品結構,依法依規開展鋼鐵產品國際貿易,引導鋼鐵產品與裝備、技術、服務等協同走出去,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。
四、如何保障《方案》有效實施?
為了確保鋼鐵穩增長各項工作任務落實,《方案》提出了3方面的保障措施。一是組織保障方面,強調央地協作、部門協作、行業自律,協同抓好任務落實。二是政策支持方面,用足用好現有財稅政策,落實市場化、法治化、有扶有控金融政策,強化人才培養。三是運行監測方面,通過常態化運行監測、產能預警機制等手段,強化監測調度,保障行業平穩運行。
- 智慧監測、科學救治:傳染病防治新法新在哪?(2025-09-24)
- 教育部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!(2025-09-24)
- 《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解讀(2025-09-24)
- 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相關負責同志就《關于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答記者問(2025-09-24)
- 三部門印發方案,部署15項任務——更好發揮輕工業穩增長作用(2025-09-24)